8月4日,莫斯科的克宫新闻厅里,发言人佩斯科夫面对记者镜头,抛出一句话:“普京总统愿意与泽连斯基会晤——前提是专家组完成准备工作”。短短一句话,却让现场快门声骤密。要知道,过去16个月里,俄方对乌方提出的领导人会晤请求,回复始终是冰冷的“时机未到”。
一个倒计时器
就在佩斯科夫表态前24小时,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在宾夕法尼亚州对媒体放话:我的特使威特科夫本周三或周四就去莫斯科!
他口中的威特科夫,是过去半年频繁穿梭于美俄间的“救火队长”,仅4月就与普京进行了超过4小时的密谈。但这次行程的紧迫性远超以往——特朗普亲手按下了一个倒计时器:8月8日。
最后通牒
7月31日,美国驻联合国使团正式确认:若俄罗斯未在此日期前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,将面临“严厉到前所未见”的关税制裁,税率可能高达100%。
让莫斯科焦虑的是,特朗普还把原定的50天期限压缩至10天,甚至放话“已派两艘核潜艇逼近俄海域”。用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的话说:这是赤裸裸的最后通牒!
克宫的回应
佩斯科夫虽松口“可能举行俄乌峰会”,却给会晤套上紧箍咒:须满足三项前提——双方就协议条款达成一致、明确会晤议程、工作组完成备忘录草案。这等于把球踢回乌克兰脚下。
俄方咬死一个原则:领导人会晤只为“签署最终协议”,而非谈判细节。而乌方坚持会晤应聚焦停火与人道议题,还要求拉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“三方见证”。双方对“会晤目的”的根本分歧,让佩斯科夫的松口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战术拖延。
身份合法性
俄方多次强调,按乌克兰宪法,泽连斯基任期已于今年5月结束,戒严令下的延期“缺乏法律依据”。若普京此时与其会晤,无异于变相承认其总统地位——这正是克宫最忌惮的“政治作秀”。
普京的突然让步,与战场形势密切相关。8月1日,他亲口证实:俄军已完全控制乌东要塞恰索夫亚尔。这座被炸成废墟的城镇,曾是乌军在顿巴斯最坚固的盾牌。 它的陷落意味着乌军整条防线濒临崩溃,西南60公里的后勤枢纽波克罗夫斯克(俄称“红军城”)危在旦夕。
一张底牌
首批量产型“榛树”高超音速导弹正式交付部队。这种可携带核弹头、15分钟飞抵欧洲任意城市的大杀器,被俄媒称为“对西方压力的最佳回应”。而特朗普针锋相对,将核潜艇抵近部署——尽管美方未说明是攻击型还是战略导弹型,但这种模糊性本身已是威慑。
危险的信号来自梅德韦杰夫。他公开提及苏联时期的“死亡之手”核反击系统,暗示即使俄指挥中枢被毁,仍能自动发动核报复。这番话逼得特朗普紧急调动潜艇,两国核威慑从暗处摆上台面。
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一个人身上: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。他定于8月6日或7日访俄,距离8月8日大限仅剩48小时。这已是他半年内第5次赴俄斡旋,任务始终如一:逼俄乌停火。
三轮直接
7月23日伊斯坦布尔会谈中,乌方要求先无条件停火30天;俄方坚持停火须与“消除冲突根源”捆绑——即乌承认俄占四州主权、放弃加入北约。尽管双方就交换战俘达成共识,但乌谈判代表乌梅罗夫直言:唯一障碍是俄罗斯未做出政治决定。
棘手的是美国内部分歧。特朗普一面威胁制裁俄罗斯,一面私下暗示乌克兰“可能需要放弃部分领土”。这种战略模糊让威特科夫的斡旋如履薄冰——若空手而归,美国对俄新制裁将自动触发,而俄方早已背负超3万项制裁(其中美国占7000项)。
上一篇:舒淇带“娃”郊游引爆网络!LABUBU与CRYBABY背后的潮玩经济学
下一篇:没有了